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年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温家宝总理在去年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指出:要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建立节约型社会。大学校园是传授科学知识的文化场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后勤部门是学校资源管理消费大户,因此,积极探讨创建节约型的高校后勤对于贯彻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至于如何创建节约型高校后勤,下面结合工作实践,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创建节约型后勤的重要意义 创建节约型后勤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建节约型后勤是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我校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经费和资源紧张,另一方面在工作中仍存在着不同的浪费现象。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大力宣传和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开源节流、提高效率是我们后勤部门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不但关系到学校和后勤的长远发展,同时也是我们后勤每一个干部、职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后勤职工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部、陕西省及学校有关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节约型校园文件精神。做好学校各项资源管理工作,推进我校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第二,创建节约型后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高校后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处理好学校建设,资源利用,办学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节约资源,保护办学环境的前提下,加强后勤经济建设,促进教学科研和谐发展,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因此,要求高校后勤部门要树立节约资源和持续发展的理念,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狠抓细节,追求品位,注重效果,勤俭节约”的工作指导思想,不断探索建设节约型后勤的新途径、新方法,将“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贯穿于后勤服务工作的始终,为推进后勤改革,降低服务成本,探索一条适应高校后勤发展的崭新运行制,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 第三,创建节约型后勤,展现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综合型大学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既包含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的提高,也包含创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一流后勤部门为教学科研提供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高校是育人的场所,后勤部门同样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阵地。因而,后勤部门要充分发挥校内资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切实提高后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节水、节电、节粮、节材看起来不起眼,但抓住这些细节,就能最直观地体现后勤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目标。倡导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只有共同提高教职员工的节约认同感,使广大师生员工养成节约习惯,形成节约风尚,用实际行动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提高。 第四,创建节约型后勤,为学校固定资产保值、增值、创造价值。高校后勤作为学校水、电、暖管理和部分资产调配使用的职能部门,无不涉及到人、财、物的管理,说到底后勤就是通过对人、财、物等资产的管理(包括设备、设施、环境的管理维修)来获得良好的服务。如果后勤的每个员工,每个岗位,第一环节和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单位都以勤俭节约的精神去工作,日积月累就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可见,节约本身就是财富,创建节约型后勤就是在创造经济价值。随着高校后勤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后勤将建立起校内后勤服务市场,并逐步融入国家统一市场体系中,目的是利用市场机制来实现后勤资源的优质服务。后勤企业化运行后,更重视经济效益,因此说做好节电、节水等工作,提高后勤资源的使用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多年的后勤经营管理服务工作,使后勤人认识到,节约就是创造纯利润。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追求效率的最大化是节约;增收,降耗、修旧利废也是节约;查跑冒滴漏、堵塞流失也是节约,节约存在于后勤人的经营管理服务中,存在于各种消耗品的使用管理中,存在于职工的行为习惯中等等,这些都是一个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问题。 二、健全节能管理制度,是创建节约型后勤的重要保证 创建节约型后勤是一个非常好的理念,但贯彻起来都有一定难处,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节能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建立高校能源管理制度是创建节约型后勤工作的基础,是全面深化节能管理的保证。长期以来,高校能源管理职能部门机构不统一,不健全,所制定的制度与采取的措施也不及时,不到位,不连续,遇到问题往往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管理上不到位。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运行,高校后勤集团作为独立的经济运行实体逐步从学校行政管理体制中剥离开来,成为校内主要耗能单位,其身份性质也随之发生转变,作为唯一能源管理部门,对全校能源使用必然无法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因此,要创建节约型后勤,必须健全高校节能管理体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源运行新机制。高校后勤要积极探索节约型后勤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采取各项高效节能措施,有效提高节能管理水平。 第一,成立以主管后勤校领导的学校节能综合管理机制,对全校能源使用与管理实行宏观调控,对教学、科研、生产全过程实行动态有效监控、管理,进而为创建节约型后勤能源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为规范和强化能源管理,提高工作水平,促进节能工作良性发展,从学校方来说应健全“节能技术管理”体系,负责制定学校和后勤能源管理的规章制度,能源使用计划与节能总体规划,根据学校各单位不同用能情况与标准要求,制定用能指标,做好年度耗能指标的测算及经费核算,用能考核及经费回收;对校内新建、扩建、改建项目中耗能设施节能效果的设计、施工、验收的审查、节能技改项目的立项,设计及组织协调实施;对校内引进、更新耗能较大设备用能指标的审批等节能管理体系。从后勤方面来说,应在学校节能管理指导和要求下积极开展工作,并对后勤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节能的培训与考核,加强技术交流,提高业务技能,促进能源管理不断迈上新台阶。 第三,在日常的管理中,后勤部门要充分调动职工节能工作的积极性,发现问题、集思广益、及时准确地采取相关节能措施,实施节能改造。同时,为彻底打破节能工作中“吃大锅饭”状况,要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应按照“谁使用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承包责任保证体系,对全后勤集团能源使用与管理,实行逐层承包,独立核算,明确分工,各尽其职,努力做到三到位;即,职能部分分工到位,制度措施落实到位,责任与奖惩同步到位,促使后勤集团能源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进而为建设节约型高校后勤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必须认识高校能源的商品属性。高校后勤在建设节约型后勤的过程中要树立强烈的商品化意识,要遵循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按照“谁使用谁付费,多用多付,少用少付”的原则,对能源全面实行装表计量收费管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区分教学、科研、行政和生活等不同使用情况,制定不同的收费政策,迫使使用部门想办法、动脑筋、堵塞各种漏洞,节约开支。 三、找准节能着力点,开创节能新局面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实现学校能源的科学管理使用,在保证教学、科研和生活必须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投入和支出,已成为后勤管理改革中能源管理的重要课题。作为后勤管理者,应在工作的实践中找准节能工作的着力点,以谋求实现节能增效的主要责任目标,不断开创节能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加强电能设备更新改造和管理,提高节电效果。一是加快低效风机、水泵、电动机、变压器的更新换代,达到节电增效的目的。二是及时整改不合理的供电线路和变电设备,降低管网线路耗能。三是限负荷供电,在学生公寓、食堂、宾馆等单位安装多功能可控电柜,限负荷供电管理。四是在教学楼、办公楼公共场所使用绿色照明技术产品和节能性电器设备。 第二,加强供水设备的更新改造和管理。一是采用先进工艺技术的节水器具和管材,对老的供水管网和用水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减少跑、冒、漏、滴现象的发生。二是对厕所、浴室的淋浴装置采用红外感应控制装置,使常流水等浪费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三是对全校办公楼、学生宿舍、单身教工宿舍等各种用水场所装表计量收费,提倡一水多用,科学适时地进行绿地养护,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水资源现象。 第三,加强燃料管理,降低运行成本。采用科学的运行管理模式,提高生活用煤、用气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一是通过采取连续集中“供气”为主,辅以间歇调节的“供气”方式,减少“用气”时间。二是对燃烧器风机采用变频调控方式,或安装“省煤器”等方式,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三是在锅炉房内部及食堂内部分别安装蒸汽总表与分表,加强对运行管理单位与使用蒸汽单位的考核,并为做好蒸汽成本核算及费用回收打下基础。 第四,加强车辆管理,降低行车费用。一是要科学调度安排车辆,尽量减少使用机动车,以节约燃油费、过路费、停车费。根据车型和排气量、科学核定单位油耗定额;二是节约公务用车,提倡在市内办事乘座公共汽车,尽量减少使用公务车和乘座出租;三是对学校公共车加强管理核算,实行车辆定点维修和定期保养;四是严禁公车私用。 第五,加强人、材、物等方面的综合管理。一是加强财务和基建、维修的管理,努力减少财务开支。财务、基建和维修工程预算要精打细算,管理要精益求精,大力节约学校的开支。二是建立和完善物资采购,领用制度,提高物资的使用率。三是加强人力资源的培养,引进使用和管理,力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增强用人的计划性,优化人员配置,提倡一专多能,力求精简高效。 积跬步方能行千里,积水流方能成江河。节约是美德、是品质、是责任。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投入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提高人、财、物的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约能源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节能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建立健全节约型后勤建设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发展方向和消费模式,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6年11月15日